在2024年,工业硅市场呈现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:供过于求的局面不仅导致价格持续承压,未来的市场运行区间预计在10000~15000元/吨之间。如何在高供应、高库存的情况下,寻找市场的潜在机会?让我们大家一起探讨。
2024年,工业硅的供应不断上涨,而多晶硅的需求却显得无比疲弱。此时,市场不仅面临价格下滑的威胁,还因库存的持续累积,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了压力。在高供应、高库存的背景下,工业硅价格承受着巨大的下降带来的压力,甚至有可能跌破现金成本区间。这样的市场背景引发了广泛关注,究竟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,企业和投资者该怎么样应对?
从供需关系来看,随着2024年工业硅生产重心的逐步向西北地区转移,新疆、内蒙古及甘肃等地的产量占比高达70%。其中,新疆以57%的产量成为中国工业硅的主要生产基地。这种区域性产量集中使得整体供应量大幅度的增加,造成市场的供过于求,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下滑。
需要注意的是,随着各地区生产牌号的变化,通氧Si5530的产量占比不断的提高,而高质量的Si4210产量占比却逐渐下降。这种内部结构的变化,虽然在短期内有助于适应市场需求,但长远来看,过剩的产能仍将是制约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。
面对持续高企的库存和濒临亏损的现状,部分高成本企业可能会采取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出清。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存活是每个企业一定面对的问题。许多高成本企业由于难以复产而撤出市场,部分由于环保标准提高导致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,进而被迫停产。这样的变化或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减轻整体市场的供应压力。
此外,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亦将对行业的产能形成约束。2024年发布的《2024—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提出要严控新增产能。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,未来高能耗、高污染的小企业可能将面临退出市场的危险。
谈到工业硅的需求,明显感受到多晶硅产业链面临着显著的挑战。2024年,多晶硅的供应持续不断的增加,然而来自于下游的需求却不尽如人意。数据表明,尽管2024年多晶硅产量持续创新高,需求增速却未能与之匹配。行业自律虽为需求回暖提供了小幅支撑,仍不足以改变整体低迷市场格局。
在多晶硅产业的格局调整过程中,出口贸易开始成为市场的新亮点。2024年中国的多晶硅已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,这一变化表明随市场的一直在优化,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。预计到2025年,随着国际市场的恢复以及出口量的增大,多晶硅的销量依旧表现乐观。
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,工业硅和有机硅行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根据现有的市场分析,尽管短期内价格承压,但对长远的行业发展而言,创新和技术改进将是关键。例如,能效和能耗的提升有望推动公司进行产品升级,从而在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。通过采用高效的生产技术和设备,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,同时也能够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展望未来,虽然整体市场仍面临库存高企、供过于求的压力,但在政策调控和市场自律的双重作用下,行业回暖的机会依然存在。未来,若能在供给侧实施更有效的减产措施,同时鼓励创新,给予公司发展的空间,工业硅市场的潜力将会逐步显现。
在当前供需失衡的市场环境中,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,都需认真分析市场走向,把握下游需求变化的趋势。虽说短期内价格承压,但长远来看,行业的转型与发展依然充满希望。通过不停地改进革新与寻求高效的生产方式,或将为工业硅市场注入新的活力。可以大胆预测,未来的工业硅市场,不仅要在巨大的压力中求生存,更要在挑战中追求创新与发展。这是对每个市场参与者的呼唤与期待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Copyright(C)2020 开云体育官网入口登录网页版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
热线电话:189-1696-2723 客服邮箱:sales@clirik.com
公司地址:中国-上海-浦东新区-合庆镇福庆路19号 工信部备案:
沪ICP备09056488号-1
技术支持:开云棋牌下载